本报讯杨先生最近碰到一件令他哭笑不得的事,有着20多年工龄的他,竟然被一所中专学校给录取了。
前天,杨先生下班回家去信箱取信时,莫名其妙发现一封来自湖北省十堰市叫武当山精武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打开一看里面有两张纸,一张是录取通知书,另一张是招生简章。录取通知书上写着:“XX同学:经我院认真审核研究同意,现录取你为我院舞蹈艺术中专班的正式学员,请持此通知书于2005年8月31日前到学院报名入学。”通知书签发的日期是2005年7月10日,盖章与署名都是武当山精武学院。
杨先生简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今年已经四十多岁了,而且参加工作20多年了,怎么还能够被武当山精武学院录取?他把里面的招生简章拿出一看,原来这个武当山精武学院是一个武术学校,而他录取的专业是舞蹈艺术,学制三年,学费是每年1800元。他纳闷了,一个四十多岁的人还可以去舞蹈专业学舞蹈,简直是天方夜谭。再看看地址、名字也都是自己的,奇怪他们怎么知道自己的地址与姓名呢?这种招生形式合法吗?杨先生无从知晓。为了不让更多的人受骗,杨先生就将情况反映到了报社。
无独有偶,本报一位同事昨天也向记者反映,他70多岁老母亲前两天也收到了一封同样发自武当山精武学院的入学通知书。当天,邮递员敲门叫她收件时,她以为是外甥女的入学通知书,打开信封时惊讶地发现,入学通知书竟是发给自己的。这事自然也就成了老人家一家人茶余饭后的笑料。
昨天上午,记者以杨先生名义发了一份邮件给该学校,咨询相关招生情况,可到了下午还未得到答复,于是记者便按信函上面的联系电话给精武学院打了一个电话。负责招生咨询工作的一位女工作人员回答说,这是通过邮局派发的一种宣传广告,这只是学校的一种宣传方式,不一定非要来学校就读。记者追问到,有以录取通知书形式来做广告的吗?对方只说下一次肯定不会再发生了。可是当记者进一步询问如何得到杨先生资料时,这位工作人员说:“我们自有办法。”然后就挂断了电话。
在这里要提示读者,现在正值中考高考的招生时间,一些学校由于自身的办学力量不强,师资不行,自然生源也不行,而他们为了获取生源则采取了一种叫做“广撒网”的方式,通过一些渠道获取毕业生学生的档案资料,往这些学生大量发放录取通知书,也想通过这种方式来为学校做宣传广告,而不管学生到底有没有报考这所学校。
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采取“广撒网”方式招生的往往是较差的,生源不好的学校。因此毕业生读者如果收到这样的录取通知书,一定要谨慎对待,要认真仔细考虑自己是否报考这个学校或者接触过这个学校,如果没有,有可能是一个圈套。不管怎么说,天上不会平白无故掉下馅饼,好学校也自然不会通过这种方式来招生。(本报记者程明实习生邱建仁)